《港岛风云:从五十年代崛起》 第9章 万事俱备(二) 免费试读
“姓名——叶邦华!”
“年龄——18岁!”
“体重——65公斤!”
“亲属——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弟弟!”
“过大竹分数——176CM!”
“家庭住址——深水埗荔枝角119号!”
“有无过往病历——无!”
“来,你读一下这段新闻!”
“今日报道,据XX街道街坊所说……”
深水埗警署负责新人面试的考官是一名华人军装警员,穿着一身香江影视作品里常见的绿色军装,梳着一个跟《赌神》里的主角差不多的大背头,叼着一根大前门,百无聊赖地按照程序和规式对叶邦华等新人进行询问,并且拿着那一名报名表对比真人看了又看,确认是本人在面试后,在每一项基本信息后面打勾,那么,问题来了?该什么时候给“礼数钱”呢?
负责面试的华人军装警员也不是小白,当他把铅笔倒过来,在桌面上敲了三下后,就是在提醒被面试的新人可以给“礼数钱”了——最让叶邦华佩服的是,这些负责面试的华人军装警员不用打开信封或者是包装纸,用力一掐,他们就能知道这里面的“礼数钱”是多少。
嗯?五千蚊?这个新人肥水不少啊!难怪能置办一身这么出彩的行头!
当叶邦华瞥见面试考官把铅笔倒过来在桌面上敲了三下后,立即心领神会,不动声色地从自己的怀里拿出一个淡黄色的信封,蹑手蹑脚地将信封塞到报名表的下面,面试考官嘴上还在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手上却是十分麻利地将信封拿走。
用力一捏,面试考官顿时喜上眉梢,随后侧过身来,朝着坐在后面长板凳上的同僚伸出了“五”的手势,同僚显然也是被惊到了,点了点头,示意可以放叶邦华过关了。
“好了!叶邦华,你顺利通过面试了,回去等下一步通知吧!”
“谢谢老总,您辛苦了!”
临走前,叶邦华也不忘给这位面试考官留下一包骆驼牌香烟——全新的,这可不是街边捡来的,而是叶邦华特意到广和洋行买来装饰门面的,花了他整整500港元!
在叶邦华顺利过关后没多久,他的弟弟叶邦耀在经过前面8人的面试后,总算是轮到了他,而面试考官也对他的名字产生了兴趣,顺带嘴问了一句,顿时明白了叶邦华、叶邦耀就是一对亲兄弟,既然大哥叶邦华都这么“懂事”了,那么弟弟叶邦耀自然也是不差的!
奉上了整整1万块港纸,叶邦华、叶邦耀兄弟二人总算是顺利通过了深水埗警署的新人招募面试——前来面试的新人不多,一眼看过去,也就三百余人,其中三分之一是各个社团安插进来的“针”,想叶家兄弟这般身世清白的良家子,也就占了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一基本是从各个难民营挑选出来的、为了应付警力不足的局面专门招来的“一次性用品”。
面试过关了,下一步就是要到“大馆”(中央警署)接受体检——全身衣服脱掉,只剩下一条底裤,跟大多数国家的纪律部队体检项目大差不差,体检过了就到“背景审查”。
不出意外,叶邦华和叶邦耀兄弟二人在3天后收到了深水埗警署的通知,要求他们在收到通知的第二天早上到“大馆”接受体检,同时带上“背景审查”所需要的担保文书。
得知叶家兄弟二人即将前往“大馆”接受体检,退休华籍督察黄大洪也是非常敬业,当天晚上就把两份名正言顺的担保文书遣人送到叶家兄弟的住宅里,并且让送信的人提醒叶家兄弟到“大馆”接受体检和“背景审查”的时候,别忘给考官们送上“礼数钱”。
“大哥,这怎么处处都要钱啊?没钱,岂不是当不上差人了?”
“社会风气就是这样,阿耀,别抱怨,继续学习英文,争取在主考官面前拿下高分!”
现在花了多少钱,日后叶邦华有的办法赚回来——十倍、百倍、千倍地赚回来!但是,对于弟弟叶邦耀的教育,他不能松懈,未来想要在港警部门爬得更高,就必须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国语、粤语和英文这三门语言,这是特殊的历史环境所逼迫的!
目前叶邦华手上的流动现金只剩下1000港元左右,届时到“大馆”体检和“背景审查”,至少需要5000港元打点关系,为此,他不得不通过【雷生春】的前主人——雷氏家族的介绍,与恒生银号做了一笔买卖,即100公斤的24K足金,可兑换160万港元。
从长期来看,这一笔买卖是叶邦华血亏了;但是,通过这一笔买卖,叶邦华跟恒生银号联系上了,也算是一个意外的回报——恒生银号在未来的成就,那可是有目共睹的啊!
原本恒生银号是打算调查清楚这100公斤24K足金的来路再与叶邦华做交易,不过,有着雷氏家族从中做担保,恒生银号方面也就没调查了,十分爽快地将160万港元存入叶邦华前不久在恒生银号开设的储蓄账户里,而叶邦华通过雷氏家族安排的“巴士”,将100公斤24K足金运送到恒生银号的金库,全程下来,三方似乎保持着某种摆不上台面的默契。
有了这160万港元,叶邦华能做的事情也就更多了。
不过,当前最优先事项,仍旧是疏通他与弟弟叶邦耀成为正式港警的最后关卡!
次日一早,叶邦华跟弟弟叶邦耀到街边的“走鬼档”买了两份豆腐花和油条,简单对付一口就乘坐电车前往位于港岛中环荷李活道的“大馆”,大概过了10分钟,兄弟二人到站下车后,抬头一看,发现“大馆”门前早就挤满了前来参加体检的新人,除了像叶家兄弟这般西装革履的之外,其余人大部分是穿着纯棉长褂,手上拿着自己的报名表,到大门左侧登记处领取号牌和体检表后,再到大门右侧排队,这一幕恰好被某家报纸的记者看见,趁机摁下相机快门,拍下了一张足以登上明日新闻头条的时代照片。
叶邦华、叶邦耀兄弟二人领到的号码分别是【207】和【208】,“大哥,这两百多号,我们得排到什么时候啊?”一拿到【208】这个号码,叶邦耀就忍不住抱怨,偏偏这条队伍排得还很长,各种气味混杂在一起,让他想起当初在城寨内的生活,“阿耀,别抱怨,都到了这一步,总要撑下去的!”略带严厉地瞪了弟弟叶邦耀一眼,叶邦华虽然也非常恼恨港警组织度差到连新人体检都要排长队的地步,不等他继续暗自埋怨下去,下一秒,放置在门口两侧的大喇叭突然传出声音,“请领到【200】以后的体检者从后门进入二楼体检室”。
“阿耀,走,我们赶紧去后门排队!”
“嗯嗯!大哥,我来为你开路!”
草率了,叶邦华还以为连“大馆”的组织度都比不上分区的警署,原来“大馆”方面早就安排妥当,一楼是提供【1~200】号的体检者,二楼才是【200】号后体检者的“主场”。
“口腔,合格。”
“耳朵,合格。”
“眼睛,合格。”
“.…..”
港警新人的体检流程跟叶邦华记忆中的常规体检流程,似乎没有太大差别,而且由于医学技术尚未发展到21世纪的程度,类似于验血、验尿之类的检验项目并未安排,但是,肛肠检查还是有的,比较痛苦的是——体检医生会用戴着医用手套的手捅进你的后花厅里面!
历经1个小时的“艰难之旅”,叶邦华、叶邦耀兄弟二人总算搞定了所有的体检项目,将体检表交回给一楼的登记处后,又重新领了一个号牌,等待政治部专员的叫唤。
耐心等待了35分钟,叶邦华率先进入房间接受政治部专员的审查,这个过程十分无趣,但由于叶家只剩下他和弟弟叶邦耀,因此在亲属是否与大陆与台岛存在某种特殊联系这一方面是满分通过,而他的过往也比较“干净”——油条苏引荐的门路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极高,至少那些军情六处的特工们也查不出叶家兄弟二人的档案有任何问题,在最后象征性地询问一下叶邦华对港警部门的价值观念与管理体系等基础性知识后,便是在他的档案上盖了批准,而他的弟弟叶邦耀也是经历了相似的流程,最终也成功被批准入职港警部门。
小说《港岛风云:从五十年代崛起》 第9章 万事俱备(二) 试读结束。